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柯岩简介和代表作_柯岩简介

tamoadmin 2024-08-20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柯岩和王愿坚的简介2.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思想感情3.帽子的秘密这本书写的是什么 帽子的秘密作者简介4.周总理你在哪里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5.柯岩简介6.帽子的秘密的作者简介门票价格:115元柯岩简介:柯岩景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柯岩风景区的核心景区,面积1.2平方公里,拥有石佛、镜水湾、越中名士苑 、圆善园四大景点。三国时期,这里曾是一处石场,代匠人不断石,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姿

1.关于柯岩和王愿坚的简介

2.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思想感情

3.帽子的秘密这本书写的是什么 帽子的秘密作者简介

4.周总理你在哪里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

5.柯岩简介

6.帽子的秘密的作者简介

柯岩简介和代表作_柯岩简介

门票价格:115元

柯岩简介:

柯岩景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柯岩风景区的核心景区,面积1.2平方公里,拥有石佛、镜水湾、越中名士苑

、圆善园四大景点。三国时期,这里曾是一处石场,代匠人不断石,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石潭

、石壁等石景;至宋代成览胜之地,陆游留有《柯山道上》诗作;清代,已形成著名的柯岩八景。

隋唐年间祖孙三代石匠相继开凿,历经百年而成的“米勒大佛”和三十米高的“奇石云骨”,经历过十年浩劫破败而幸存

下来。经过柯岩人的精心装点,再次焕发出生机,石佛身后的普照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宏,与大佛融为一体,是江南规模

最大的仿唐代建筑群,武侠电视剧《双龙传》等多部电视**作品曾经在此取景拍摄。

越中名士苑:以石雕的形式,展现绍兴从古到今的大禹、句践、王羲之、陆游、徐渭、秋瑾、

、鲁迅、竺可桢等名人风,与四周的奇石峭壁、绿树青草及名士纪念馆交相 辉映,具有极高的艺 术品位,是一处具有高 度文化内涵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镜水湾:集中展示了绍兴水乡风光和乡土风光和乡土人情,其三聚同源、少儿天地、情人谷、戏台、

石竹居、杏花坡、越女池等景观将会带您进入一个情趣盎然的世界。

鉴湖景区面积1.47平方公里,是柯岩风景区的三大景区之一,建有东汉笛亭、南洋秋泛、五桥步月、葫芦醉岛等四处景点

。她与柯岩景区连缀一起,山水兼容、岩湖互衬。鉴湖是绍兴的“母亲湖”, 建湖1800多年来,其美丽而独有的湖光山色,

可谓尽享风流。唐代诗圣李白云: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南宋诗人陆游高吟:千金无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明代 杂家袁宏道遗泳:六朝以上人,

不闻西湖好。清代齐召南诗赞: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

葫芦醉岛:湖中一葫芦形岛屿,与东汉笛亭南北遥对。岛上建有壶觞酒楼、投醪劳师群雕、曲水流觞

等景点,充分展示誉满中处的黄酒文化。

五桥步月:位于东汉笛亭与葫芦醉岛之间。有五座形态各异的绍兴古桥,巧妙连接成景。

鲁镇景区融汇旧时绍兴水乡的民俗风情、建筑风韵、自然景致,是百年前绍兴水乡的一个缩影。它是以源远流长的越文化 为底蕴,再现了《祝福》、《故乡》、《阿Q

正传》、《狂人日记》等鲁迅作 品中的典型 人物环境,以及旧时水乡绍兴的

民俗风情、建筑风貌。其间乌瓦粉墙的台门、店铺,千姿百态的石桥、栏杆,纵横交叉的小河、水巷,飞檐挑角的戏台、庵 庙,依傍鉴湖一河两街的传统建筑

风格,形成了“人家尽枕河,楼台附舟楫”的水乡风情。位于鲁镇东面的民俗风情街,是鲁镇最繁华的地方,街河并行,街随河走,桥连街衢,坊巷纵横,店铺沿街布局,疏密有

致。其中十余家景观商铺,如毡帽店、油烛店、锡箔店等,集商业经营与作坊 展示于一体,前街后坊,各具特色,都是绍兴

传统行业。漫步在小镇,乌瓦粉墙的台门和店铺,千姿百态的石桥和栏杆,纵横交叉的水巷和流水,飞檐挑角的祠堂和庵庙,依傍鉴

湖的一河两街的传统建筑风格,形成"人家尽枕河,楼台附舟楫"的水乡风情。作为鲁迅笔下的外婆故乡——鲁镇,究竟在何 处??

关于柯岩和王愿坚的简介

柯岩,女,满族,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女诗人。

原名冯恺,原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14日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起,先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职驻会作家,兼任多种刊物编委或顾问及一些高校的客座教授。

1947年在湖北希理达中学校校刊上发表第一篇《我的同窗》,195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小兵的故事》。1965年以前,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16年以来,创作大量诗歌、、报告文学,多次获全国各地的文学奖。有些作品被译为英、法、俄、德等多种外国文字,还收入大、中、小学教材。其中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人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怀念,打动了无数人的心。长篇《寻找回来的世界》,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因第一次涉及青少年犯罪这一问题,被誉为中国诗的“教育诗”。其作品充满生活情趣,构思精巧,富有诗意和哲理,身受广大读者欢迎。

已出书五十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 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最美的画册》《奇异的书简》《相亲记》《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癌症≠死亡》,长篇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电视连续剧《仅次于上帝的人》(又名《红蜻蜓》)等。

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柯岩(1929-- )18年以后创作了《船长》、《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美的追求者》、《特邀代表》等报告文学,迅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柯岩笔名的由来

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中国古人把绿绿的小苗称之为柯;岩就是大大的坚硬的岩石。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的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将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扎根大地,终生奋力的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中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著作书目]

小兵的故事(诗集)1956,天津人民 。

最美的画册(诗集)1957,少儿 。

大红花(诗集)1957,少儿 。

双双找姥姥(剧本)1959,湖北人民 。

“小迷糊”阿姨(诗、剧合集)1960,作家 。

相亲记(剧本)1960,戏剧 。

我对雷锋叔叔说(诗集)1963,少儿 。

讲给少先队员听(诗集)1965,少儿 。

周总理,你在哪里(诗集)18,四川人民 。

柯岩作品选 19,少儿 。

奇异的书简(报告文学集)1980,四川人民 。

记着啊,请记着(歌剧)1980,四川人民 。

柯岩儿童诗选 1981,人文 。

柯岩作品选(诗、等合集)1983,广东人民 。

月亮会不会搞错(儿童诗集),新蕾 。

寻找回来的世界(长篇),群众 。

中国式的问答题(诗集)1986,四川文艺 。

癌症≠死亡(报告文学集)1987,四川文艺 。

永恒的魅力----一个诗人眼中的(报告文学)1988,百家出版社 。

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在读者中的影响,是靠其作品建树的。

"在创作上,我永远不满足于一种形式,总想多尝试一些样式。我觉得,多掌握一种形式,就像一个战士多了一种武器……"我多次访问柯岩,她都这样说。柯岩穿着干干净净色彩淡雅的衣裳,朴素、大方。她动作敏捷,一双大眼睛透着智慧。语言洗炼,有节奏,有条理。她的记忆力极强,一些中外名家诗词、名言,脱口而出。性格活泼,感情丰富,喜怒哀乐总是形之于色。

柯岩,风度潇洒,而又平易近人,是一位普通人,又是一位名诗人、名作家。所以,一位作家对我说:"柯岩,是我们一代人中的佼佼者。" 是的,中国文坛,如果说是一座百花园,那么柯岩的作品则是这花园中颇富特色、引人注目的花朵。

柯岩,本名冯恺,当代著名女作家、诗人。原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生于河南郑州,满族。已出书五十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 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梦》,报告文学《船长》《最美的画册》《奇异的书简》《相亲记》《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癌症≠死亡》,长篇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电视连续剧《仅次于上帝的人》(又名《红蜻蜓》)等。

由于柯岩在文学上的成就,她被推选进多种协会、学会,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如: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全委;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及诸多刊物恶毒编委及顾问,并被应聘人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等多所高等学院的教授。

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柯岩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柯岩(1929-- )18年以后创作了《船长》、《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美的追求者》、《特邀代表》等报告文学,迅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它们既着力光明的歌颂,又不回避光明下的阴影;既描绘出主人公事业的成功,也写出他们的苦恼、忧虑,并在诗情中糅以哲理。

载于19年的《船长》是柯岩报告文学的成名作,它介绍了中国远洋公司上海分公司所属“汉川号”远洋货舵船长贝汉廷的事迹。贝汉廷是中国第一代远洋船员,作品将他的生活片断组合在一起,写出了他几十年历经风雨的成长之路。作品以一个船长的豪迈气概来显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且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作品风格洒脱豪迈,主人公贝汉廷的形象呼之欲出。他既是个热情洋溢的爱国者,又是个精通专业的行家,作品突出了他以鲜明的主人翁态度,运用精湛的专业知识为国争光的事迹。

以儿童文学起家的柯岩,在报告文学作品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儿童的纯真目光和心灵去感受世界,因此,纯真的童心和女作家常有的细腻情感,构成了她作品的鲜明特色。然而,《船长》却一反她温婉细腻的风格,让阳刚之气、壮志豪情充溢全文。不过,“真纯的美”依然闪烁其中,如作品结尾处,对祖国深情呼唤的一段文字显示出的诚挚深情与广大读者息息相通,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心灵的共鸣。

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思想感情

◆王愿坚

年 代:当代

主要作品:

《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

生平/评价: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受到舆论赞扬。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1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1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选》。

◆王愿坚,中国**编剧、家。1929年生,山东诸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8年任八一**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一直致力于创作,1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全文

王愿坚(1929-1991),诸城市相州镇相州七村人。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近几年的新作有《足迹》、《标准》、《草》、《歌》等短篇,其中《足迹》获人民文学杂志18年全国优秀短篇奖。

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王愿坚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受到舆论赞扬。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1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1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选》。

◆王愿坚简介

王愿坚(1929年生)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人。幼年在家乡读书。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当宣传员。

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报社编辑和记者。这期间,写过一些小戏、演唱材料和新闻通讯。1947年加入中国***。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次年,到福建东山岛访时,访问了老革命根据地,见到了一些红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听到了许多壮丽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创作热情。

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党费》。这篇描写女***员黄新在丈夫随红军长征去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群众坚持斗争,并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最后为保护同志和组织而献出了生命。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1956年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

1959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选《普通劳动者》。12年以后,曾多次去长征路上访。

14年,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文学剧本,拍成**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粉碎“江青集团”后,写作了《路标》《足迹》《标准》等十多个短篇,描写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其中的《足迹》获18年全国优秀短篇奖。他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短篇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和**家协会的理事,现在“八一”**制片厂任编剧。

王愿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他没有亲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记者、编辑期间,接触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还访问过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访。这使他有可能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诗般的生活。从1954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有短篇集《党费》《后代》《亲人》《珍贵的纪念品》等。建国十周年时,出版了选集《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

柯岩简介

柯岩,女,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广东南海县人,满族。

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柯岩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由于柯岩在文学上的成就,她被推选进多种协会、学会,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如: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全委;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及诸多刊物编委及顾问,并被应聘人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等多所高等学院的教授。

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已出版著作50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春天的消息》等;报告文学集、散文集《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一个诗人眼里的》、《人的一生,都在路上》;戏剧集《相亲记》、《双双和姥姥》;长篇及同名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他乡明月》、《妈妈不知道的事情》、《红蜻蜓》、《CA俱乐部》等。其作品在艺术上刻意求精,既豪放壮阔又清新明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多次获全国性大奖,多种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西班牙、俄罗斯、朝鲜等文字。 柯岩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多次被选为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全国先进青年教育工作者,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帽子的秘密这本书写的是什么 帽子的秘密作者简介

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思想感情如下: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柯岩创作的诗歌。诗歌运用了一种“询问—呼唤一寻找一回答”的诗歌形式,寄情于景,描绘了亿万人民在广阔世界里齐声呼唤、四处寻找周总理的动人场景,并以群众和万物的应和与深情作答,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伟业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壮阔、感人的意境。

逐步展现了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景,抒发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无限热爱和怀念的感情,对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崇高品质进行了深沉而热烈的赞颂。

作品影响:

1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举国欢庆,万民相告。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庆祝这个伟大的胜利,举办了一场大型晚会“英雄的十月”,以集体朗诵的形式,将《周总理,你在哪里》首次吟诵于舞台。

这首诗曾在《人民中国》《中国文学》英、法文版予以发表,先后被收入多种悼念周总理的诗选,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全国大部分电台转播。19年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印刷出版了柯岩的专题诗集《周总理,你在哪里?》,累计印数达14万册,这在当年创下了个人诗集印数最高的纪录。

作者简介:

柯岩(1929—2011),原名冯恺,女,满族,河南郑州人。当代作家、女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主要代表作有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长篇《寻找回来的世界》,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特邀代表》等。她被称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全能式作家,2006年荣获“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

1、《帽子的秘密》是柯岩的一部儿童诗作品,收录了一些儿童诗。其中帽子的秘密讲的是弟弟对哥哥帽子的好奇,进而引出俩人的欢乐的游戏。并从妈妈的话中知道:真正的海员坚强英勇,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能不能学习英雄,不看帽子要看行动。

2、柯岩,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已出版著作50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春天的消息》等;报告文学集、散文集《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一个诗人眼里的》、《人的一生,都在路上》;戏剧集《相亲记》、《双双和姥姥》;长篇及同名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他乡明月》、《妈妈不知道的事情》、《红蜻蜓》、《CA俱乐部》等。

柯岩简介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现代诗。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柯岩创作的诗歌,首次发表于17年1月7日《北京日报》。诗歌运用了一种“询问—呼唤一寻找一回答”的诗歌形式,寄情于景,描绘了亿万人民在广阔世界里齐声呼唤、四处寻找周总理的动人场景,并以群众和万物的应和与深情作答。

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伟业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壮阔、感人的意境,逐步展现了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景,抒发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无限热爱和怀念的感情,对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崇高品质进行了深沉而热烈的赞颂。

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抒发了对敬爱的周总理无限怀念、无比崇敬的无产阶级感情,满怀深情地赞颂了周总理紧跟伟大领袖席,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

赞颂了他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和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深入群众,热爱人民,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优秀作风,生动地表现了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作者简介

柯岩(1929—2011),原名冯恺,女,满族,河南郑州人。当代作家、女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主要代表作有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长篇《寻找回来的世界》,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特邀代表》等。她被称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全能式作家,2006年荣获“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帽子的秘密的作者简介

柯岩,女,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广东南海县人,满族。

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柯岩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由于柯岩在文学上的成就,她被推选进多种协会、学会,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如: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全委;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及诸多刊物恶毒编委及顾问,并被应聘人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等多所高等学院的教授。

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在读者中的影响,是靠其作品建树的。

"在创作上,我永远不满足于一种形式,总想多尝试一些样式。我觉得,多掌握一种形式,就像一个战士多了一种武器……"我多次访问柯岩,她都这样说。柯岩穿着干干净净色彩淡雅的衣裳,朴素、大方。她动作敏捷,一双大眼睛透着智慧。语言洗炼,有节奏,有条理。她的记忆力极强,一些中外名家诗词、名言,脱口而出。性格活泼,感情丰富,喜怒哀乐总是形之于色。

柯岩,风度潇洒,而又平易近人,是一位普通人,又是一位名诗人、名作家。所以,一位作家对我说:"柯岩,是我们一代人中的佼佼者。" 是的,中国文坛,如果说是一座百花园,那么柯岩的作品则是这花园中颇富特色、引人注目的花朵。

"柯岩"是笔名。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我们中国的古代人把绿绿的小树称之为柯;岩呢,当然是大大的坚硬的石头。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须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根扎大地,终生奋力地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上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柯岩以坚实的创作实践,圆了自己起步时的文学梦,在当代文学史上赢得了地位,在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在儿童文学(诗歌和戏剧)、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长篇及等领域里,她辛勤的劳动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因此,人们称她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全能式的作家。

作家的成长,有许多条件,大概都受家庭或个人生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柯岩是满族人,原名冯恺,1929年7月14日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铁路职工之家,原籍广东南海。那时,北伐革命失败才两年,残破的中国,到处是白色恐怖,一片黑暗。柯岩的祖父和外祖父都当过小官吏,父亲是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从小就有反抗性格,为了反对封建婚姻,同家庭决裂,毅然出走,在极其艰难的岁月里,顽强地挣扎着、生活着。他勤奋、刻苦,经过半工半读,个人奋斗,终于当上了铁路的技术员和工程师。他酷爱读书,喜欢文学,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一点点钱,往往都买了文学书籍。他爱才,崇拜知识,爱陆游的诗词,更尊崇他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他从来都鄙弃那些祸国殃民的豪门权贵,经常满腹牢骚地用愤懑的口吻嘲讽或谩骂那些不学无术、靠吹牛拍马往上爬的大小官吏。"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是他常常用来教育子女的名句之一。他的为人之道是:"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读。"这种清高自诩与桀傲不驯的人生态度就使得他的生活道路坎坷多挫,经常同上司不和,不断调动,被贬或失业。年轻时,他还写过不少短篇,并翻译过法国当时风靡一时的樊德摩斯……他这些富于文学活动的价值,主要在于对柯岩的影响。柯岩的母亲也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因自由恋爱而被赶出家门;她是一个粗通文字但艺术感极强的女子,渴望知识,梦想美好的未来,但艰难的生计压抑着她的热情和追求。除了偶尔背诵一些唐诗、宋词借以抒发情怀之外,就是把终生未竟之志寄托在儿女身上,经常对他们讲述各种她所尊崇的仁人志士、忠信孝梯的故事,盼望他们能奋发向上,学有专长。父母的为人、品格与爱好,在何岩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柯岩说:"我从小喜欢文学,崇拜才能,尊重知识,追求精神生活,这些,同我的家庭影响是分不开的。"

铁路上的职工像火车一样,不停地奔跑,永远不会停在一个站上。柯岩受着父亲的宠爱,他到哪里,总爱带着她。这样,柯岩从小就沿着铁路线,饱看了祖国不少锦绣河山和人民的苦难。

柯岩的童年是寂寞而空虚的。她天真地渴望着能在孩子的王国里自由玩耍,可是整天为衣食奔波的父母,为拿奖学金拚命读书的事哥和姐姐,都不能满足她单纯的要求。于是她常常一个人跑出去玩,受欺侮,挨打,流着泪在母亲面前诉苦。妈妈心疼女儿,不再让她出门,便答应给她讲故事。这样,她开始接触民间口头文学《木兰从军》、《白蛇传》、《路遥知马力》、《缺手姑娘》、《孟姜女哭长城》、《铸钟娘娘》等。这些故事,她是百听不厌,越听越爱听,有的故事已经讲几遍了,可是她还是缠着妈妈讲。妈妈心里的故事早已讲完,连《琵琶行》、《长恨歌》一类名篇都教她背会了,故事变成了车轱辘,整天重复着。爸爸可怜妈妈,就找来 "少年文库",让她读给女儿听。从此,五岁的柯岩,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稻草人",她希望也像永明一样有个紫衣姐姐、美丽的大姐姐……

在柯岩贪婪地爱着世界上一切故事的时候,她到长辛店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念书去了。她是班上最小的,却是学习最努力的。她觉得书里有许多许多可爱的人物在等着她,那美丽而有趣的故事可不能不知道。到二年级,书成了好朋友,她开始不加选择地阅读能弄到手的一切书籍,跳过不认识的字,目醉神迷,如饥似渴地追求着书里的故事和人物。《爱的教育》里的小主人公使她懂得了孩子原来不仅仅是父母的无偿的索取者,《小妇人》使她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力量,叶圣陶告诉她是非善恶,冰心让她的童心向往大海与诗意,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穷人和富人截然相反的形象,格林和安徒生给她描绘了神奇而美丽的世界……

后来,她到了湖北铁路职工子弟江岸扶轮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参加滇缅公路工程,她也到了云南。九岁十岁时,她一直在云南山青水秀的保山、下关上小学。柯岩兄弟妹妹十人,就靠父亲薪金收入生活。度日本来就很艰难,在民族灾难之时,更加重了这个普通公务人员的家庭负担。物价一日数涨,父亲经常失业…… 但不管生活怎样艰辛,母亲给人打毛衣、做针线、卖破烂,也要挣扎着供孩子们读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柯岩和姊妹们都拚命读书,力争考入公费学校,领取奖学金;那段时间,家里生活极其凄苦,父亲一失业,家里便要断顿,没有饭吃,她和母亲、姐姐常上街卖旧衣物,给人家打毛衣、缝袜子……不管如何苦,幼小的柯岩心里总燃烧着求知的火焰。在云南昏暗的小油灯下,她默默地读了不少书,歌德、海涅、普希金、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莫泊桑、海明威、巴金、冰心、张天翼的作品及很多童话,都是她认识社会和生活最初的源泉。美与丑、崇高与卑鄙、诚实与虚伪,在她心海里有了径渭分界;人类同情心,正义感,光明与自由,大自然的美的根须都伸进了心田。甚至那些描写绿林好汉的,也能使她崇拜英雄,渴望自己长大以后也能路见不平,杀富济贫。当时,她并不懂阶级压迫,但贫富悬殊的现实,使她的思想里朦胧地有了对旧社会的不满。至今她还记得那时背诵的民歌:

卖油娘子水搽头,

做鞋婆子赤脚走,

瓦木匠人没房住,

卖盐的老头喝淡粥,

织布娘,光脊梁,

种麦的人儿吃菜糠,

打席的,躺光床,

抬棺材的死路旁……

不平的歌,使她滋长了心中的不平。她每天手不释卷,同书中的人物相亲,而鄙弃同学中那些胸无大志,专讲吃喝打扮的阔家**和纨绔子弟。

柯岩小时候,性格泼辣,很像个男孩子。从小她就知道,如果不努力,得不到奖学金,或考不上公费学校,就要失学。因此,她像哥哥姐姐一样,孜孜不倦地奋斗着,以至多次跳班成功。这时期,这位才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文学的情愫已有表现--当父亲接到她的一封富有文学色彩的信后激动地对家人说:"我们家要出谢冰心了!"

十二岁后,柯岩先后在云南华侨中学、保山师范、昆明越秀中学、昆华女师等校读书。在昆华女师时,她每天盼着语文课,因为每堂课都使她学到了不少渴求的东西。那位女老师边背边写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蠢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位可敬的老师,不仅在写作和对文学的爱好上深深地影响了柯岩,而且在思想上,教育她爱国,爱伟大的祖国。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四位要求民主、反饥饿的爱国青年被打死,闻一多说:"这是中国最黑暗的一天。"在这黑暗、恐怖的日子里,柯岩担任了昆华女师罢课委员会,整天和同学一起去西南联大,参加民主集会,跟大学生们共同发誓要为死者报仇。女师的学生多是穷苦人家的子女,校方说她们罢课是受了***的操纵……而柯岩,由于受父亲的影响,认为无党无派最清高,还以为她积极参加这次民主运动,完全出于正义感,出于对国民党统治和黑暗现实所表示的强烈不满。

抗日战争胜利后,她随哥哥在重庆呆了一年,后跟难民辗转到湖北,那时所有的学校都过了考期,只好先到修道院学英文,到打字学校学打字,还在新闻讲习班学新闻;半年后入了冬季招生的希理达中学读最后一年中学。那时,柯岩对写作的钟情已显端倪,1947年在校刊上发表散文《我的同窗》,在《湖北日报》发表《夜》和《孤独》。在扬子江滨,她读书读到1948年,便考入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戏剧系,正式接触了戏剧艺术。翌年5月,苏州古城迎来了解放,十九岁的柯岩满腔热情地参加了革命,来到北方,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从事剧本写作。

刚刚和平解放的北京,疮痍斑斑,城市要建设,人民要教育。公安部很快把成千上万的集中起来,安排进八九个妇女生产教养院,给她们治病,并进行教育和改造。年轻的柯岩参加了这一工作。这些,绝大部分都是在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中被糟踏以后转卖到妓院的良家女子,她们过着非人的生活,每人都有一部血泪史。柯岩凭着对曹禺的《日出》、托尔斯泰的《复活》、清代《九尾龟》及翻译《亚玛》的了解,她热情地到北京妇女生产教养院,参与对的改造工作。柯岩悲愤地听着她们愤怒的控诉,她们哭,柯岩也哭。她们那些悲惨的生活情景,时时折磨着柯岩的感情,强烈地震撼了她的灵魂。她虽然从小也经历过战争、贫穷、饥饿和痛苦,但从没有从阶级的观点去认识这人世的不平。当旧社会的脓疮以这样可怕的形式集中地展现在她的眼前时,她那天真的无党无派的要作纯粹的 "艺术家"的幻想,就彻底地消溶在这血与泪的海洋里。柯岩说:"公开剥削与公开卖*,都是几千年人类社会里最可耻最无人性的行为。而***,却决心彻底消灭它们,这是多么光明、多么伟大的事业呵!只有***才能救中国,才能拯救地狱里的奴隶!"于是,她提出了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和中国***的要求,说"我也要加入这个行列,并为之奋斗终生!"她认为,这是做人的道理和应该走的光明大道,是对正义和真理的真正追求。

1950年,青年艺术剧院组织了"文化列车",到群众中,为工人、铁道兵演出。 1953年,她参加了赴朝鲜慰问团,接触了最可爱的人和英勇的朝鲜人民。1956年加入中国***。解放后最初的这些年,柯者利用各种机会深入生活,广泛接触群众,先后创作了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演员剧团、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等分别演出的独幕剧《中朝人民血肉相连》及歌剧《争取早团圆》(1950年)、《相亲记》(1957年12月号《剧本》)、《娃娃店》(1957年)、〈双双和姥姥》(1959年)等,还写了快板、剧评、影评及一些散文和诗歌。

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已出版著作50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春天的消息》等;报告文学集、散文集《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一个诗人眼里的》、《人的一生,都在路上》;戏剧集《相亲记》、《双双和姥姥》;长篇及同名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他乡明月》、《妈妈不知道的事情》、《红蜻蜓》、《CA俱乐部》等。其作品在艺术上刻意求精,既豪放壮阔又清新明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多次获全国性大奖,多种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西班牙、俄罗斯、朝鲜等文字。 柯岩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多次被选为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全国先进青年教育工作者,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